内容提要:
T31固化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,已经在国内液体固化剂中稳居总量第一,由于历史的原因,人们一般把酚醛胺改型的固化剂都叫做T31,对于如此广泛的一种产品,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分类方法,致使应用厂家长期困惑,本文就作者个人的理解提出一些建议,共同行探讨,以使尽快形成一个各方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初步标准。
一、 概述
T31是酚醛胺环氧固化剂的通称,国内生产T31的厂家不完全统计有100余家,但真正形成批量的厂家相当少,根据我掌握的资料,1000T/a以上的生产厂家只有3—5家。
依据所使用的材料不同,生产方法会有所差异,但基本上均沿袭资料介绍的mannich反应后脱水工艺,其相应的反应结构表述如下:

T31最早的配方中使用的胺均采用乙二胺,随着用户的需要,逐步引入了二乙烯三胺、三乙烯四胺、TAC、TAB、TTA、TDC等各种胺类,所使用的醛类材料也不局限于甲醛,有的厂家开始使用乙醛、水杨醛等其他醛类材料,分类材料也过渡到对苯二酚、间苯二酚、甲酚等含羟基材料,这些改进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――满足客户具体需要,改进固化物性能。
T31使用材料表
序号 |
最初材料 |
改进引入材料 |
备注 |
1 |
乙二胺 |
二乙烯三胺、三乙烯四胺、TAC、TAB、TTA、TDC |
. |
2 |
甲醛 |
乙醛、水杨醛 |
. |
3 |
苯酚 |
对苯二酚、间苯二酚、甲酚 |
. |
4 |
其他 |
.
|
. |
新材料的引进使T31的性能各异,差别很大,致使用户无所适从,因此,规范一个相应的标准,是目前固化剂领域急需进行的工作之一。但由于生产厂家分散,各厂家产能、技术水品差异很大,有的一年只有十几吨产品,自己生产自己销售,也没有相应的质量保障和研发队伍,根本不把标准当回事,只要有人要就做;而规模比较大的厂家又缺少沟通,致使市场混乱,质量良莠不齐,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。
二、 标准的提出
根据我查找的的国外相关资料和我们近几年生产研发经验,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这项工作。
1. 胺值
胺值是胺类固化剂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,其数值大小直接决定着固化剂的用量、操作施工规范、制品性能,因此,胺值应该做为牌号的最基本部分之一。
拟采用在生产厂家后用数字表示,标准中可以规范一个区间。
2. 水分含量
现阶段对于固化剂来讲应该不含水份,为什么把这个指标作为固化剂一个重要指标,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:
l 水性环氧树脂的迅速发展,要求固化剂含一定的水分,为了保持标准的相对稳定不变,提前设置这项指标。
l 客户需求也是设置这项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,有的领域不需不含水分的T31,如果没有这项指标,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、资源浪费。
l 生产工艺原因――由于生产设备、工艺原因,有的厂家很难达到原来T31发明初衷的设想,考虑的国内的具体情况,一些小的厂家还需生存,并且也是对市场的重要调剂补充之一,设置这项参数会有利于细化产品。
水分含量建议在牌号上能够明显的给予标识,以利用户正确选用,拟在胺值后面用W标注,在其后用数字标注百分含量
3. 生产厂家标识
厂家标示可以方便的区别不同生产厂商,便于用户选择,对不注重质量的用户是一种威慑,利于提高整体行业水平。
4. 粘度
粘度作为固化剂来讲是施工的重要参数,也是一个直观指标,一般来讲,粘度越高,分子量越大,粘度越低,分子量越小,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讲,低粘度更便于施工。但对于T31这个产品来讲,其重要性要远低于前三项指标,为了不是牌号过于复杂,只把其列在标准指标之内,而不再标注在牌号上。
5. 机械杂质
由于生产和工艺材料等原因,可能会夹杂一些机械杂质,尤其是回用包装的单位,各种杂质更易掺入,杂质的掺入会直接影响固化物质量。
6. 颜色
对于T31产品,颜色始终是一个争议的焦点,由于近来大量假货充斥市场,对最终用户来讲已经认为颜色越浅越好,这实际上是一个一种误解,因为颜色越浅其含水量越高,含水量低的T31由于脱水时间长、温度高,不可能有较浅的颜色,规范这个产品,本人建议不把这项指标作为强制指标,只作一项参考指标。
三、 标准草稿
1.标注方法

2.具体细分比较
以天择实业T31牌号为例:
该公司现在标注方法:
型号 |
胺值mgKOH/g |
对E44加入量(100份树脂) |
和树脂混合(外观) |
固化物(外观) |
价格(参考) |
TZ -45 |
450±20 |
10--30 |
乳白 |
白 |
12000元/吨 |
TZ -50 |
500±20 |
10--30 |
半透明 |
半透明 |
14000元/吨 |
TZ -500 |
500±20 |
10--30 |
透明 |
透明 |
15000元/吨 |
TZ -550 |
550±20 |
10--25 |
透明 |
透明 |
16000元/吨 |
TZ -600 |
600±20 |
10--25 |
透明 |
透明 |
18000元/吨 |
建议改进的标注方法:
型号 |
胺值mgKOH/g |
水含量% |
粘度 |
颜色 |
机械杂质 |
备注 |
TZ-450W20 |
450±20 |
20±2 |
1000-5000 |
10 |
/ |
.
|
TZ-500W10 |
500±20 |
10±2 |
1000-5000 |
10 |
/ |
.
|
TZ-500W05 |
500±20 |
5±2 |
1000-5000 |
12 |
/ |
.
|
TZ-550W05 |
550±20 |
5±2 |
1000-5000 |
13 |
/ |
.
|
TZ-600 |
600±20 |
/ |
1000-5000 |
15 |
/ |
.
|
四、 需要解决的问题
1. 胺值允许偏差±20mgKOH/g是否合理?±10mgKOH/g可以不可以?厂家能否实现?
2. 水含量±2%是否合理?是否只限上标更合理?
3. 机械杂质可否不作为指标考察?
4. 颜色问题如何解决?如何扭转市场误解?是否也作为强制指标?
5. 由什么单位、什么人来牵头整理?费用问题?
6. 只作行业内控指标还是一次上升为GB?
作者邮箱:chemicalbook@sohu.com
|